人民网首页人民网日本频道日文官网旧版·中文官网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全力应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瞬隙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明察问题所在,力图找出可操作的应对之策。在“维持和促进两国间合作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信念下,基金力争通过促进人才培养和增进相互理解,进一步把日中关系纳入世界视野,注重采纳社会谏言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
    通信地址:东京都港区虎之门1-15-16 笹川和平财团大楼 邮编:105-8524  TEL:03-5157-5190  FAX:03-5157-5158
人民网>>日本频道>>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中文官网

旅日学者王敏专访:中日和平友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纽带

人民网东京3月23日电(许永新)近两年来,有三位中国人民的日本老朋友相继离世。今年1月,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自民党前干事长野中广务病逝;去年10月,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离世;2016年9月,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自民党前干事长、日中友好协会前会长加藤紘一去世。他们都为推动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伴随着这些老一代日本政治家的相继去世,中日关系今后将如何发展呢?带着这一问题,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旅日学者、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敏,请她从文化角度谈谈眼中的中国与日本。

王敏出生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1982年公费留学日本宫城教育大学,2000年获得御茶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博士,是该领域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当时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专门派人参加了她的学位授予仪式。王敏现任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日本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发表独著或合著及论文160余部(篇)。

汉字联结中日两国、信念推动友好交流

明仁天皇夫妇曾对王敏表示,中日两国只有友好,日本才有未来。日本只有以史为鉴,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对王敏说这些话的人都是老一代政治家、经济界人士及其他重量级人物。“野中广务先生那一代人中有不少人坚信中日必须友好,必须和平相处”,王敏如是说。

王敏历任日本首相恳谈会(文化外交)委员、内阁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恳谈会委员、国土交通省推进国际文化旅游恳谈会委员、日本国际笔会中心国际委员、朝日新闻亚洲网路召集人。之所以身兼数职,源于对于推广两国文化及教育的交流与发展,她有着一份矢志不渝的坚持。她向记者谈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东亚经济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应该怎么具体描述呢?她把这个问题与老一代日本政治家对于中日友好的坚定信念源于何处结合在了一起。王敏表示,当然他们是为了国家,为了政治、经济的需求。但尽管如此,在世界上任何国家中,都找不到中国和日本这样有着如此强烈愿望希望友好相处的一对国家。除了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的需求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王敏经考察后认为,在没有现代国家、现代国民意识的几千年之前,两国人民的生活是相通的。生活的目标就是追求温饱的幸福,就是追求安定和谐的信念。这样一种信念在没有现代国家凝聚力、没有现代国民意识支撑的情况下,把它表达出来,把它凝聚出来的就是汉字。从2千年前起,在东亚,尤其是中日之间,大家语言虽然不通,但是用汉字就能读懂对方的心,就能进行相互理解,就能协商互利互惠的关系,就能寻找双方最大的共同利益。因此,可以说汉字是我们追求共同幸福与共同价值的纽带,而且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原生态。

王敏表示,这样的原生态为什么几千年间没有中断,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在今天的日本,义务教育中仍然规定每一个日本人都应该掌握2300个汉字,日本的古典教科书分为两册,一册是日本古典,一册是中国古典,只有二者合一才能成为日本古典教育。而日本文部省教学大纲中也规定,要学习中国的古汉语(汉文),这是因为中国和日本有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关系。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下产生的,所以了解和认识、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是认识日本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渠道。

王敏深有感触地说,在日本,年纪大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中,汉字文化的元素要比现在浓厚得多,所以他们很自觉地、很本能地把来源于汉字元素的价值观和想法,还有行为的表达方式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现在有很多游客来到日本后一致表示,最大的感触就是日本存在非常多的中国元素,而且在礼仪方面很值得我们参考。2千年来,这些元素一直像日本的基因一样流传到今天,所以就很自然地反映出来了。据文献记载,公元5世纪,汉字传到日本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汉字文明就入主日本核心社会,中国的四书五经成为日本的教科书,这是日本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掌握汉字和汉文成为一个文明人的基本条件。历史越往前推,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共同的表达方式就越多。

王敏介绍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把学习中国的热情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西方方面,并提出“脱亚入欧”。但是,它学习西方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采用了学习中国的方法和姿态,他们因为投入了同样的热情和精力。同时,它把掌握的中国古汉语和汉字作为了媒介。如果没有古汉语和汉字的话,学习西方的东西就没办法表达出来,没法继续下去,也没有办法让民众了解和认识。因此,日本学习西方并把它普及开来所使用的表述形式全部是汉语的形式。明治维新时,日本翻译了800多种西方有关新知识、新科学的书籍,并传播到中国。在那个时代,日本不仅使用了比现在多得多的汉字和汉语,而且日本人把西方的概念引进后,用汉字把它表达出来,比中国人直接到西方去接触另外一种完全陌生的一个形态和文化要快得多。直到今天在中国的汉语当中,仍然最少有1千多个词汇是源于那个时候日本学习西方,用汉字表达出来的词汇。

王敏认为,日本人自己发明的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源于汉字,日本的国语和国学以及历史都是在汉字文明的母体当中升华和发展出来的。但日本在二战战败后,价值观因受到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的影响继而发生了很大变化。

图文消息

推荐资讯

  • 2014年10月23日,国际法律协会(IBA)法治奖授予WHO麻疯病防治大使、日本政府麻疯病人权教育大使、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以表彰其在消除麻风病患者歧视方面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