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日本频道日文官网旧版·中文官网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全力应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瞬隙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明察问题所在,力图找出可操作的应对之策。在“维持和促进两国间合作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信念下,基金力争通过促进人才培养和增进相互理解,进一步把日中关系纳入世界视野,注重采纳社会谏言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
    通信地址:东京都港区虎之门1-15-16 笹川和平财团大楼 邮编:105-8524  TEL:03-5157-5190  FAX:03-5157-5158
人民网>>日本频道>>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中文官网

旅日学者王敏专访:中日和平友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纽带【2】

大禹文化圈联结了日本各地及中日两国

王敏对记者介绍了近些年她在大禹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中日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她谈到,在2007年的一次会议上,神奈川县开成町的町长告诉她,他们那里有一块祭祀大禹的石碑,王敏立刻就到那里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石碑上面确实刻有大禹,而且把大禹称为“神禹”,石碑由一位日本名家所刻。当地历史研究会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开成町有一条大河流过,这条大河以前经常发生水灾,为了保护民生,当地人民一直把大禹奉为水神,而且使用大禹疏通的方式治水,使得这块土地减少了很多灾害。就是说,是由于日本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使得大禹能够在此落地生根。

王敏由此想到,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国家,既然这个地方用同样的方式克服自然灾害,那么其他地方应该也有类似的祭祀方法、寻求应对自然的一种手段,因为日本的自然环境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于是她就在日本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祭祀大禹的背景和环境,同时号召日本民众如果在其他地方发现了和大禹相关的祭祀遗迹或文物,请与她联系。

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日本全国各地发现了18处祭祀大禹的地方。于是她又动员首先发现大禹石碑的町长把这些祭祀大禹的地方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日本国内的大禹文化圈。然后向日本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发出号召,如果有新的发现就请加盟其中,因此使得大禹文化圈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

王敏介绍说,2010年,在开成町召开了全日本第一届大禹文化节。当时她心里是很不安的,因为主意是她出的,如果没有人参加或效果不好的话,就很难交待了。结果没有想到,第一届大禹文化节有200多人参加,他们来自于日本全国各地。此后,参会人数连年增加。到2017年4月的时候,日本各地方政府和民众积极投入到组建大禹文化圈的活动中。调查结果表明,在全日本一共有133处祭祀大禹或者和祭祀大禹相关的文物、历史遗迹。从冲绳到北海道,遍布日本各地。2014年,他们成立了治水神禹王研究会,有400多名会员参加,从2010年开始到2017年一共举办了6届全日本大禹文化节,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举办。

王敏表示,治水神禹王研究会之所以得到日本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因为各地方政府都觉得这是对他们本土地方文化的开发。而且,他们也都非常认同和认可中国的汉字文化圈自古以来为他们带来的恩惠,这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为什么野中先生等老一辈人能够主张并且坚持中日友好的信念,而且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去实践呢?也正是因为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告诉了他们,日本就是这样一个风土人情,就是这样一个原生态,在这个基础上才有的今天,所以日本天皇多次在讲话中号召国民要以史为鉴。因为他们是经历者,是体验者,而年轻一代没有这些经历与体验,再加上对于过去的知识学习的不够,他们的价值观与老一代肯定会有差距,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何承上启下,这是当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仅从政治、经济角度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从文化关系的角度、从教育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弥补。

王敏介绍说,第二届大禹文化节是在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家乡群马县召开的。通过考察和学习活动,当地民众对于历史知识,对于文化认同的愿望更加提高了。当地还把它选入观光的项目中,还有很多地方把当地和大禹的渊源作为学校的副教材教授给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全方位地提高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加强了学生们对邻国及自身文化母体的认识。

王敏最后表示,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日和平友好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也不仅仅是经济需求,它确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纽带,一个基因。

图文消息

推荐资讯

  • 2014年10月23日,国际法律协会(IBA)法治奖授予WHO麻疯病防治大使、日本政府麻疯病人权教育大使、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以表彰其在消除麻风病患者歧视方面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