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日本频道日文官网旧版·中文官网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全力应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瞬隙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明察问题所在,力图找出可操作的应对之策。在“维持和促进两国间合作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信念下,基金力争通过促进人才培养和增进相互理解,进一步把日中关系纳入世界视野,注重采纳社会谏言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
    通信地址:东京都港区虎之门1-15-16 笹川和平财团大楼 邮编:105-8524  TEL:03-5157-5190  FAX:03-5157-5158
人民网>>日本频道>>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中文官网

癌症成了日本国民病【3】

癌症成了“最高之死”

虽然癌症高发,但日本民众似乎并没想象中的那么恐惧。栗本女士在日本九州东部大分市的一家综合医院工作了20多年,见证了日本人对癌症态度的变迁。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过去,由于癌症检测手段不成熟、人们没有做癌症相关检查的意识,被诊断出癌症时,基本上已是晚期,所以那时候大家都“谈癌色变”。医生和亲属为了不让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甚至瞒着患者进行治疗。但近年来,由于抗癌意识的提高和检测手段的进步,被诊断出癌症时一般仅是早期,治疗成功率大大提升。

数据显示,2006~2008年,日本癌症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高达62.1%。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癌症,即使到了中晚期,5年生存率都很高。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指出,在当下的日本,癌症不一定是夺去生命的可怕疾病,仅是需要长期相处的慢性病。两年前,栗本女士的母亲查出肺癌,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手术,但定期去医院放疗和化疗,在没住院的情况下,她维持了较好的生活状态。

2013年,《英国医学期刊》前主编理查德·史密斯发表了一篇名为《死于癌症是最好的死》的文章,在日本引起很多关注和讨论。作者将人的死按原因分为猝死、癌症、老年痴呆、脏器衰竭4种,并认为癌症是最好的死亡方式,因为癌症患者有机会和亲人说再见,有时间反思过去,幸运的话,还能去想去的地方、听喜欢的音乐、阅读喜爱的诗歌。这篇文章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民众,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上川广教授评论说:“如何迎接自己生命的结束,实际上是如何保持尊严地活着。是时候改变仅考虑延长生命的观念了,我们应重新考虑和癌症的相处方式。”

2015年,日本一家保险公司针对1030名癌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在问到“你在被诊断为癌症后有什么变化”时,一半以上的人选择“比以前更注意健康生活了”,其次是“开始接受各种检查”“和家人的沟通变多”等。很多女性患者选择“外出和旅行次数增加了”“和朋友聊天次数变多了”,显得非常积极向上。选择“生活并没什么变化”的人也不少,男性为23.9%,女性为16.1%。仅有12.9%的男性和23.9%的女性选择“容易不安和担忧”。

图文消息

推荐资讯

  • 2014年10月23日,国际法律协会(IBA)法治奖授予WHO麻疯病防治大使、日本政府麻疯病人权教育大使、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以表彰其在消除麻风病患者歧视方面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