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日本频道日文官网旧版·中文官网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全力应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瞬隙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明察问题所在,力图找出可操作的应对之策。在“维持和促进两国间合作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信念下,基金力争通过促进人才培养和增进相互理解,进一步把日中关系纳入世界视野,注重采纳社会谏言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
    通信地址:东京都港区虎之门1-15-16 笹川和平财团大楼 邮编:105-8524  TEL:03-5157-5190  FAX:03-5157-5158
人民网>>日本频道>>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中文官网>>体感日本

日本小学教育如何做到均衡化

日本小学生身穿和服,在课堂上快乐学习。

一群小学生在“学童拥护员”的带领下走过繁忙路段。

近日,当中国家长们在为孩子的幼升小而忙碌奔波时,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小学生们下个月也将进入春季开学季。那么,日本的小学教育是怎么样的? 家长们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会不会也有“择校热”呢?

其实,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公平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其教育理念少有过于强烈的功利色彩,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儒家的原本思想——“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普及性,不因受教育者的身份地位差异而有别。早在100年前,日本就开始重视教育的平等与普及、教育设施的均衡配置、教学要求的全国统一和教师资源的定期轮换与学生就近入学等,这些举措在日本义务教育中的小学教育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

公立小学软硬件都力求均衡

公立小学是日本最常见的小学,占全国小学总量的99%。它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而且法律规定不允许跨区上学,学生入学不需要接受选拔考试,年龄合适就可以入学。日本1955年制定的《关于义务教育诸学校国库负担设施费法》规定,小学生上学距离上限是四公里,初中生上限是六公里,农村亦然。在日本各地,从家里出门无论往哪个方向走个十来分钟都会有所小学,日本孩子上学也无需起早贪黑。

为了预防各种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日本政府还实施了许多保障性政策:公立学校的教师、校长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必须通过国家考试上岗,并由国家直接发放薪水,这就避免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均衡导致教师薪资出现差异;而在“同薪”的基础上,日本所有教师和校长在一定地域内实行轮换制,教师每六年就会被调换到新学校任教,校长每五年更是跨区域换岗,而且地域不限城市和农村,这就保证了在学生就近入学的范围内,所有公立学校的师资水平都是相近的,既然没有了固定的“名师”,也就没有了固定的“名校”。正因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无需选择远离家门的重点学校,从而避免了择校风潮,使就近入学成为可能。

图文消息

推荐资讯

  • 2014年10月23日,国际法律协会(IBA)法治奖授予WHO麻疯病防治大使、日本政府麻疯病人权教育大使、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以表彰其在消除麻风病患者歧视方面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