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日本頻道日文官網舊版·中文官網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全力應對兩國之間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瞬隙萬變的國際形勢下,明察問題所在,力圖找出可操作的應對之策。在“維持和促進兩國間合作關系的關鍵就在於人才。”的信念下,基金力爭通過促進人才培養和增進相互理解,進一步把日中關系納入世界視野,注重採納社會諫言及在全球范圍內的宣介。
    通信地址:東京都港區虎之門1-15-16 笹川和平財團大樓 郵編:105-8524  TEL:03-5157-5190  FAX:03-5157-5158
人民網>>日本頻道>>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中文官網>>體感日本

日本燈籠“訴說”店主心事【2】

燈籠制作體驗走俏

燈籠和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使用也在逐漸減少。手工制作燈籠的傳統作坊,因為顧客流失瀕臨倒閉。京都專門制作燈籠的小嶋商店,是一家設立於江戶時代的傳統老店,至今已經第9代了。該店第九代店主小嶋護強調,自家店制作的燈籠,隻用結實的竹子、和紙還有糨糊制作。這種制作方法也是在中國傳來的技術基礎上發展來的,因為完全手工制作,不能大量生產。在制作現場,《環球時報》記者也體驗了制作燈籠的一道工序,就是把一根竹子,細分成多根細小的竹子,用來制作燈籠的形狀輪廓,感覺非常費力氣,但是卻非常有趣。店主介紹,想要成為制作燈籠的人很不容易,僅僅是這道工序就要修行至少3年,而想要掌握全套技術,即從劈竹子,到成型,貼紙,寫字裝飾全套工序,至少要10年左右。為傳承這種工藝,也為讓燈籠廣為人知,小嶋家還開設了燈籠制作體驗教室。體驗教室是一項非常受游客喜愛的旅行項目。

有兒童體驗制作教室,也有給燈籠畫畫、糊紙體驗教室。就在記者採訪期間,幾名女性進到作坊裡面的小房間,拿起燈籠半成品,或者貼圖,或者畫畫,十分投入。很多主婦把這個當成興趣愛好。店主介紹說,一次費用大約3000日元左右。

電燈取代燈籠成為照明主要用品,但是充滿文化意味與歷史感的燈籠仍然魅力十足,成為現代人心靈的慰藉。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燈籠無聲訴說著慢生活的美好。【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圖文消息

推薦資訊

  • 2014年10月23日,國際法律協會(IBA)法治獎授予WHO麻瘋病防治大使、日本政府麻瘋病人權教育大使、日本財團會長笹川陽平,以表彰其在消除麻風病患者歧視方面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