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三位中國媒體人訪問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瀨口清之針對兩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發表看法。瀨口認為,2016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經濟保持6.5%的增長率就不會發展成“L型”經濟走勢。日元升值有助於降低資源進口成本,與此同時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日本政府盡可能將美日匯率維持在1:100的水平,但由於TPP和美國兩黨候選人的反對,實現的可能性很小。
關於中國資本進入日本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和投資優勢,WarmLight國際地產社長桂小川表示,就房地產投資收益率來講,香港和上海為1%、台北為2%,而東京是6%至7%,個別地方收益率可達到10%以上,因此,日本很有可能成為中國資本的投資地。隨著少子高齡化社會的發展,日本總人口有可能減少,但首都圈人口達3000萬,經濟規模超過韓國GDP總量。2020年東京舉辦奧運會,貿易、科技、旅游等方面都在東亞地區遙遙領先。來日投資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法律健全,華人投資者大可放心。
日本服務將“超預期”推向極致
7月10日晚至11日,三人來到京都探訪歷史名跡,第一站是清水寺。清水寺是京都著名景點,一灣清泉從山上流下,據說能避災祛病,因此即便烈日炎炎,也有很多人排著長隊,一個挨一個用長瓢接來的清泉水洗手淨臉,喝上幾口,借此祈福。排隊接水的隊伍,井然有序,場面安靜。令人驚訝的是,接水的鐵瓢,每個人用完后就放進紫外線滅菌裝置裡消毒,保証下一個人拿到手裡的是一個干淨衛生、可淨手可飲水的器具。
訪問期間清泉寺的鐵瓢、酒店床頭的插座、新干線的乘務員以及料理店的服務員都使人印象深刻。如此細致完備的服務令人折服的同時,也引發了中國媒體人對引進日本服務的思考。智谷趨勢的獨家觀察中指出,就現在而言,中國正興起一股資本出海熱潮,“金子般的服務”比馬桶蓋、電飯煲更值得引進。“服務+”會和“互聯網+”一樣,給各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面貌,現在到了成系統引入先進服務體系的時候。
如今日本給國人的最深觸動不再是硬件,而是軟件。觸動最深之所在,往往就是當下最需要之處。40年前,鄧小平訪日對新干線深有觸動,表明了中國對現代化的渴求。30年前,中國民眾對日系彩電冰箱的觸動,表明了對生活剛需品的需求。幾年前,對馬桶蓋電飯煲的觸動,表明了品質生活時代的到來。現在,對服務的觸動,表明了中國從“造物”跨入了“體驗”的新時代。(策劃·李雁超 劉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