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協會會長大島美惠子(前排左二)與訪日團部分成員合影(日本科學協會供圖)
據日本科學協會消息,3月1日-8日,“笹川杯”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2015年度個人優勝者和團體獲獎者及“笹川杯”征文比賽優勝者一行33人訪問日本。在8天的訪日期間,他們先后前往東京都、靜岡縣、滋賀縣、京都府、大阪府等地進行參觀、交流與學習。
3月2日,訪日團來到日本文學聖地——伊豆半島,參觀近代文學博物館。據了解,川端康成、井上靖、葛飾北齋等日本文學藝術大家都曾在伊豆半島留下了生活印跡。中國青年學生們徜徉在川端康成筆下《伊豆的舞女》中描寫的山間小路,在舞女與學生的雕像前駐足,想象並討論著書中描寫的身著和服、腳穿木屐的舞女追隨著學生趕路的情景。4日,訪日團一行來到富士山腳下的靜岡縣,參觀日本社會福利機構——富岳會,感受日本殘障人士、老人和兒童的生活狀況。5日,團員們又來到滋賀縣,參觀了長浜市的梅花展、花車博物館,以及高島市的針江生水之鄉。
據悉,為了能讓中國青年學生從更多角度去體驗、了解日本社會,日本科學協會每年都會精心安排路線,還組織大家前往一般游客難以參觀的地方進行考察。日本科學協會將此次訪日主題定為“日本新發現”,不僅安排中國青年學生前往東京、京都、大阪等日本代表性的城市進行考察,還安排大家前往地方城市,考察文化、歷史、環保、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內容。在8天的日本之旅中,每名團員心中都留下了不同的日本印象。干淨的街道、秩序井然的人群、善解人意的商店服務員、撿到錢包驅車高速路送至賓館的好心人……
俗話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此次活動進一步加深了中日民間的友誼。“笹川杯”征文比賽優勝者安徽合肥學院的奚相昀去年在北京偶然結識了日本朋友服部真理子。此次訪日進一步加深了兩人之間的友誼。部真理子3月7日特意從廣島趕到大阪與奚相昀見面,兩人暢游大阪勝景之后依依惜別。在京都的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的入口,吉林大學外語學院院長周異夫遇到了19年自己作為青年代表訪日時認識的布川庸子。布川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師,多年來一直為參觀者義務講解戰爭歷史,她還傾注心血,把博物館內的展品說明匯集成冊,取名為《博物館“物”語》。
“笹川杯”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由日本財團贊助、日本科學協會和中國高校主辦,以加深中國青年對日本的了解、激發日語學習熱情、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為宗旨。從2004年開始先后與中國的部分大學舉辦了區域性的高校日本知識大賽,並在2011年將比賽擴展到全國。2015年11月,來自全國94所高校的400多名團體及個人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前往吉林大學進行比賽,在參賽人數和大賽規模上都創歷史之最。日本知識大賽不僅激發了中國學生們了解日本,自覺學習、豐富知識的積極性,而且也成為了中國高校交流的平台、各高校展示日語教學成果的擂台。日本財團、日本科學協會還與《人民中國》雜志社共同舉辦“笹川杯”中國青年感知日本征文大賽和“熊貓杯”全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征文大賽,吸引了眾多中日兩國青年學生參與。前者到2015年已經是第8屆,共有大約1萬人為征文投稿,他們來自200多所高校和社會機構,2015年度收到了來自全國117所高校和17家企業、社會機構的1416篇投稿。(人民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