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
中方專家委員會主任 蔡武
“戰后中日關系與歷史問題”合作研究項目自2016年初啟動以來,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第一階段的論文和報告即將面世。能夠取得這樣的積極成果,是雙方專家、學者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認真研究、坦誠交流的結果。事實証明,當初雙方的有識之士為這個合作項目確定的宗旨和基本框架是適宜的、有遠見的。這個合作項目的意義就在於,雙方的有識之士通過深入的研究就有關中日關系,特別是中日戰爭的歷史認識進行交流,力圖就歷史認識達成一定的理解,取得積極的共識,加深彼此間的互信,並在這種互信和共同認識的基礎上,整理中日關系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從戰略的視角來認真檢視中日關系未來的發展,為中日關系的健康平穩發展,為中日合作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這種完全民間性質的交流,雖然不能替代雙方官方對雙邊關系的界定和判斷,但我們期待著這種交流與合作,能夠影響兩國的輿論積極看待中日關系的未來發展,能夠推進兩國國民之間的信息共享與溝通。我們常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也常說,中日關系的健康發展,寄希望於兩國人民。如果我們的合作研究能在上述兩方面發揮一些積極的影響和作用,那我們的努力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有許多共同的淵源,也有許多共同的智慧。我們常說,以史為鑒,可以知過往、示當下、警未來。在中日兩國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上,友好交流、相互借鑒、共同發展始終是主流,對立、敵對和發生戰爭的只是很短的一段時期。過去的這幾年,中日關系經歷了一段時期的波折,現在迎來了冰雪消融的暖春。作為無法選擇的一衣帶水的近鄰,作為在當今世界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兩個大國,終究是要和平友好相處,平等互利相交。發展中日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是由兩國長期歷史往來、文化聯系、友好傳統和人民根本利益所決定的。“和則共榮”“斗則俱損”,是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
進入新世紀新時代,中國方面明確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我認為,大力發展亞洲地區各國的和平友好合作,率先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中日兩國都把睦鄰友好合作奉為各自的基本國策,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真正實現兩國“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目標,就能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與福祉,也能為亞太和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