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出版

2020年06月15日11:11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共同启动“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的未来——中日有识者的战略对话”研究项目,力图通过中日学者共同考察中日关系的历史,就1931~1945年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以及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达成一定共识,然后在双方关于历史认识的共识基础上梳理两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就未来中日合作关系进行探讨。《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为该项目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汇编,计有中方学者执笔的七篇文章和日方学者执笔的八篇文章。

《中日历史认识共同研究报告(战前篇):中日战争何以爆发》

主编:汪朝光 于铁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5月

主编简介

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8年生。先后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日本中央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国史,著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中华民国史》(第4、11卷,中华书局,2011)、《和与战的抉择:战后国民党的东北决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等。

于铁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1968年生。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留学或做访问学者。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安全,主要著作有《中日安全与防务交流:历史、现状与展望》(共同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译著有《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阿诺德·沃尔弗斯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帝国的迷思》(杰克·斯奈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

内容简介

目 录

总报告

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 汪朝光/3

日中战争的原因与背景 〔日〕波多野澄雄(刘星 译)/15

第一章 近代化比较

——中日两国的国家建设

1930年代中期以前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与工业化模式比较研究 严立贤/37

近代世界中的日本和中国 〔日〕吉泽诚一郎(刘星 译)/62

第二章 国际关系/外交

——1920年代

从国际秩序的变化看九一八事变之前中日冲突的根源 王缉思 孙樱/83

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动与日中两国的应对 〔日〕中谷直司(刘晓慧 译)/106

第三章 经济关系

——1910年代以来的贸易、投资、企业活动

20世纪前35年的国际经济秩序与中日经贸关系 闫庆悦/133

现代中国经济的变迁和1930年代 〔日〕久保亨(刘星 译)/153

关于日中战争之经济原因的诸学说——以日本帝国史研究为视角 〔日〕木越义则(刘星 译)/176

第四章 文化关系

——1910年代以降

从文化“合作”到对抗——中国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事业” 徐志民/201

日中文化关系——合作与背离 〔日〕熊本史雄(刘星 译)/227

第五章 全面战争

——国内因素

关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 臧运祜/257

日中两国决策机制的变化与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 〔日〕光田刚(刘星 译)/277

第六章 全面战争

——国际因素

再论1930年代中日走向全面战争的国际背景 于铁军 李卓/301

满洲事变、日中战争与国际关系——以与德国的关系为中心 〔日〕田岛信雄(刘星 译)/324

中文版作者简介/339

后记/346

(责编:袁蒙、陈建军)